#1
|
||||
|
||||
各國亟思推翻老美主導權 網路無國界將消失?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周永旭/編譯】
在網際網路普遍應用於商業上的十多年後,其它國家和機構正紛紛研發自己的網路,引起了全球網路的互相連通性可能正在逐步消失的恐懼。 德國電腦工程師正在建造自己的網路來傳達政治理念,一家荷蘭公司也在打造新網路來賺錢﹔中國為自己的網路加上中文字來取代.com,導致中國以外的使用者無法使用這種網路的網址和電子郵件信箱﹔由22國組成的阿拉伯聯盟,也在展開類似的阿拉伯文命名的網路計畫。 自從網際網路誕生以來,許多國家就展開取代這個美國所主控網路的計畫,但一直沒有成功。 只是時移勢轉,隨著開發中國家上網人口增加,這些不使用羅馬字母的國家,特別是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,已經累積足夠的能量來改變網路世界的規則。 對美國控制網路與對布希政府的不滿,成為引導這股趨勢的能量。 一些專家甚至形容,這是網路世界的「巴爾幹化」。 由美國在1960年代開始發展的網際網路,使用所謂的領域名稱系統(domain-name system),也叫做根目錄(root),它是由264個字尾組成,利用如.com, .net, .org 和如.jp等來代表單位、機構和國家。 根目錄是美國加州由非營利性質的機構「網際網路名稱與號碼指派機構」(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( Icann)主管,這個成立於1998年的機構則接受美國商務部的監督。 當網路變得越來越世界化,美國政府左右網路大權,自然引起其它國家的疑慮。 如中國就指控,Icann對於成立非羅馬字的網域動作太慢,妨礙了其它國家發展自己的網路文化。 去年美國政府力阻Icann批准如以.xxx作為色情網站的目錄,雖然獲得許多其它國家認同,但他們也認為,這彰顯出美國影響網路的勢力。 去年11月的突尼斯會議上,美國代表力抗其它國家要求其放棄片面監管網路的權力,正凸顯出國際的不安。 Icann的主資料庫儲存在13個「鏡站」(mirrors),也就是伺服器內。 其中10個鏡站是在美國境內,另外3個則位在阿姆斯特丹、斯德哥爾摩與東京。 現在全球超過半數的網路使用者是在美國國土之外,各國政府因此亟欲建立自己的網路,不再接受美國的主導。 美國則認為,網際網路具有無上的價值,若接受諸如聯合國等官僚機構的監管,將扼殺網路的創新,並使網路官僚化。 他們還抨擊,一些大力主張移轉網路控制權的國家,像是中國、利比亞、敘利亞與古巴,都是不民主國家,讓這些國家享有網路的決定權,將會妨害言論自由。 但是其他人則主張,網路的分裂是其快速普及所帶來不可避免的結果,更何況,各國政府之手早已深入網路,阻止民眾利用網路為非作歹,網路早已不是那麼自由或是仍處於無政府狀態,美國無須對此那麼緊張。
__________________
A.一文請勿多貼。 B.請選擇相關屬性的版面發文。 C.各類廣告有專版,請勿隨意發至不相干之版面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發佈您網站的新聞請到 What's New 新聞發佈網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