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DA

查看完整版本 : 數位出版行不行?看看這股中國電子雜誌瘋(1)


哈啦
2006-06-28, 03:18 PM
根據艾瑞市公司調查,中國大陸去年一年間(2005年)共有兩千萬人次的讀者下載過電子雜誌,若成長趨勢不變,這個數字到2010年會成長到八千兩百萬人億,數量約是今日台灣人口的四倍之多。

當幾位資深出版朋友聽見這個資訊後大呼不可思議,一是為什麼電子雜誌流行的地方不在台灣,而是在對岸媒體封閉的大陸?二是誰會要在網路上看閱讀,尤其是這些製作水準不一的「檔案」,怎麼可能吸引讀者的目光?三是大陸東西有什麼好看,我們(台灣)做出來的內容隨便都比他們好,隨便就可以把他們比下去了(但是台灣還沒開始起步就是了)!

基本上,有「出版人」會覺得「不可思議」就讓我覺得「不可思議」,因為不但市場已經給了答案,證明台灣網路出版反應太慢,這樣的市場數據還順便給我們大大一巴掌。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分析看看,台灣到底輸在哪裡?

首先,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電子雜誌?

從考古角度回顧「電子雜誌」發展,可以把現在網路上的電子雜誌分成三種類型:(一)實體雜誌的數位版本、(二)網頁進化版本與(三)網路原生版本電子雜誌。這三個種類無論外觀、表現、型態、營運模式都不太一樣。

(一)實體雜誌的數位版本

現在網路上所能買到的Zinio版PC home電腦家庭雜誌、商業周刊與天下雜誌等等中文電子雜誌,是透過印刷前產生的排版檔案(Quarkxpress或是Adobe InDesign)而轉換,所以內容排版與紙張版本完全一樣(其實要加上一句:除了廣告之外),是實體雜誌的數位版本。

對出版社來說,這個方式的好處是生產方便。出版社一般在編輯時就是使用電腦進行前製處理,送去印刷時也是以檔案的型態寄給輸出中心,因此想要產生電子雜誌,出版社只要將印刷檔案轉換成PDF檔案,就可以透過專屬服務商轉成Zinio檔案,幾乎不會發生其他的成本。

除了Zinio外,PDF其實也可以直接製成電子雜誌,只是畫面與操作比較陽春,也沒有翻頁、註記等等功能。不過話說回來,螢幕上翻頁除了視覺上較炫外,似乎看不出有什麼其他好處。

怎麼賺錢呢?靠著防拷貝的機制,電子雜誌是標準的「單種單本(selling per title per copy)」銷售,就如同書店中雜誌一樣的賣法。當然,既然是雜誌,也可採用訂閱的方式,只不過沒有郵差寄丟的困擾,而且無論在世界什麼地方,都可以立刻快速的收到(就跟email一樣)!

附帶一提,Amazon上面賣的電子書,以PDF為大宗(PDF還要搭配Adobe的一些數位版權管理軟體),然後是Microsoft版本;而目前美國電子雜誌,幾乎都採用Zinio的版本(www. zinio.com),但也有一些是用PDF版本。

(二)網頁進化版本

如果用「電子雜誌」當作搜尋標的,能找到一種介於網頁、電子報或是混和在一起的一種「雜誌」。這種「雜誌」標榜內容充實,而不在乎外觀是不是跟雜誌一樣(http ://www. digital-web.com/)。

仔細來說,這種「電子雜誌」更像是每週、每月更新的網頁,只不過呈現方式比較有專題性,每次都推出一個主題,或是有幾個副主題在其中。這難道不是雜誌嗎?你不得不承認實體雜誌也是這樣發行,只不過一種印在紙上,要收你訂閱費用、要寄到郵筒、要資源回收;另外一種,網路免費取閱、定期更新、隨時都可以看個痛快。

這是很有趣的現象,一派看法是:「這是網頁,不是雜誌啦!」也有另外一批前衛主義認為,重點是內容,表述形式根本不重要。這不禁讓人想到《青原惟信禪師語錄》中的一段話:「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,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;及至後來親見知識,有個入處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;而今得個休歇處,依然見山只是山,見水只是水。」你看出誰是山,誰又是水了嗎?

如果單純從內容上剖析,真的何必在乎是用印刷、雕刻還是顯示在螢幕上呢?它貨真價實就是雜誌的一種,除非,你還要繼續討論下去:「什麼叫做雜誌?」

哈啦
2006-06-28, 03:20 PM
跟第三種電子雜誌相比,前面所提到的兩種「電子雜誌」:「實體雜誌的數位版本」與「網頁進化版本」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。主要的原因是,前面兩種型態多少還會顧忌到「印刷」的特性,甚至於考慮到傳統編輯上操作的便利性,才把電子雜誌編排得跟紙本很像,或是說根本就沒有重新編輯過,只是直接拿印刷檔案套在數位上。後者則是純粹考慮到電腦與螢幕播放的特性,加入了大量消費者可能愛看的多媒體,充分發揮了應該有的「數位」特性。

換句話說,前者電子雜誌在網路存有一個與紙本完全相同的副本(畢竟是直接從PDF檔案轉來的),與其說是電子雜誌,不如說是雜誌的數位版本。後者則是全新的、網路誕生的模式,雖然尚在摸索,但是已經被許多網友所接受。

(三)網路原生版本電子雜誌

華文世界截至2006年初為止,最大原生電子雜誌發行商是Zcom。據報導指出,該站有會員六千萬人,加上大陸其他幾家發行商X-plus、iebook、MAGBOX、vika等等,重複計算下至少有超過一億人次的會員,這樣龐大的數量,是台灣上網人口(約不到一千萬人)的十倍以上。

所謂「原生(primitive)」,是特別強調它的來歷與紙本沒有直接關連,包括取材、編排邏輯、操作方式都與紙本不同,因此這一類電子雜誌出現前,幾乎都不曾有過紙張版本。

所謂「電子雜誌」,是模仿了紙本雜誌的翻閱形式,後來加上互動設計、動畫、音效改進而成的數位形式,看起來就像哈利波特阿茲卡班逃犯的懸賞公告,兼具靜態紙張格式與動態內容的混和。

這麼有趣的互動電子雜誌,它們是打哪裡來的?你一定想不到,吹起原生電子雜誌濫觴的人,其實就是台灣人。

iRead電子雜誌剛開始在台灣推出的時候,確實引發了一些震撼,包括這麼正確的模式,如果能夠大量製作與普及,那就極有可能會威脅到所有出版業的生態。不過在台灣短暫的運作期間,也發現它有幾個困難之處,其中之一就是:成本過高。

如果傳統出版社要製作一本好的原生電子雜誌,那一定要訓練具備新技能的編輯、企畫與美術設計(別忘了,出版社的美術編輯幾乎都不會做動畫,排版、設計平面稿才是他們的專長)。這包括如何料理動畫、互動選單以及何時應該出現背景音樂,或是整本雜誌應該多少頁,封面故事要用什麼方式加以表達。為了具備這些技能,出版社可能要冒著訓練失敗、出版品未能迎合市場等風險,這些都是製造成本之一。

於是,發明這項技術的軟體公司,只好「自己試試看」,順便也建立一些模型,讓後繼者可以跟隨。這個狀況像極了多年前電子字典的故事,電子業者邀集出版社加入,卻發現沒有出版社在乎把字典搬進數位設備中,電子業者只好自己做做看,雖然字典水準參差不齊,但是居然成為現在的電子字典標準,電子字典營業額也超過所有紙本字典的總和。

不過就算軟體公司「自己試試看」的結果很好,那也不過只是證明了出版社更無法達到那樣的水準,一時要把2D的腦袋換成3D引擎畢竟不是那麼容易。另外一個比成本更重要的原因是模式不對,簡單的說,就是作者、出版社、廣告商在平面世界既有的架構,無法適應網路時代應該怎麼拆分,軟體商建議的模式通常不利於出版社,作者又擔心賤賣自己的智慧財產權。實體世界印量事先已經被計算出,因此作者知道一本拆25元,一刷印兩千本會得到多少稿費;但是數位銷售是個謎,如果最後賣出十萬本但每本只要5元豈不虧大了?但若給作者太多,最後只賣出200本的話,那出版社又虧大了(後來iRead這家公司只好變身成x-plus到大陸)。

竟然同樣存在成本問題,哪麼為何大陸會這麼受到歡迎?而且竟然達到近億的會員?答案是:因為規模。台灣市場相對較小,網路上的活動人口與出版規模也相對較小,大陸則有機會把相對小的領域做成大市場,這是一個天生的優勢。另一個原因是大陸網路相對於平面是更加開放,這造就了大陸人民對出版的宣洩終於找到了適合的管道,在不似紙本書刊號、書號的限制下(大陸出書必須經過審查,網路則較為簡單),數位版本的書與雜誌只要不要逾越政府底線,各種媒體大可盡情嘗試。這就是為什麼當內容開放時(相對於大陸可以買到的紙本刊物),電子雜誌會吸引這麼多的大陸讀者!

台灣一直自詡是有機會建立「華文出版的中心」,看來應該是華文「紙本」出版的中心。再這樣發展下去,華文「數位」出版的中心位置,恐怕要與台灣絕緣了。

哈啦
2006-06-28, 03:27 PM
簡單來說,台灣已經輸在網路經濟時代的中間點上(起跑點無論如何也比大多數國家要強),因為台灣人過去的文化缺乏「軟見」,標準的「吃硬不吃軟」的思考邏輯。因此過去跑貿易、搞代工都能幹得不錯,但一旦進入一個以「抽像」經濟為主的新時代時,就如同盲人騎瞎馬,根本不知從何走起?
台灣在網路經濟上的敗象已不是一二個例子了,而幾乎是反映在多個面向中。三十年前台灣在工業上的蓬勃發展造就了如今的經濟繁榮,但今天台灣在網路經濟上的落後和如死水般的沈寂,三十年後的台灣會是什麼光景呢?

ptez
2006-06-28, 04:46 PM
其實這些之前台灣都做過。但是後來這些公司都倒掉了。

市場囉

哈啦
2006-06-28, 11:03 PM
其實這些之前台灣都做過。但是後來這些公司都倒掉了。

市場囉

市場就是整個環境和「文化」的綜合結果。台灣二千萬人不能算是小的市場。看看北歐的幾個「小」國,為何可以在世界一直占有一席之地?因為他們擁有遠見和創意,所以能打出自己在世界上的市場。而網路無國界,對於擁創意的人和國家來說,其實比傳統工業更有機會立足世界,何況是中文使用人口世界最多?

ismile
2006-06-29, 01:20 AM
我以前有訂 eWeek、PC Mag 雜誌,有分實體和數位版本。數位就是用 Zinio 來閱讀。除了一般頁面,甚至還有廣告夾頁,都可以翻開來看。就像看一般印刷雜誌一樣。

但是後來發現,我根本不會花時間專門用來看雜誌或書,多是在通勤時。因為我沒有 PDA,所以除了印刷版的外,看不了。

我覺得台灣應該還有蠻多人是這樣,所以電子雜誌、書還不發達。需要時間。